厉害了!丹东62岁工人获“大国工匠”,仍坚守在新区企业技术一线
关注:1968  发布时间:2018-12-11  作者:丹东发布  来源:丹东发布
  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公布42人为轻工“大国工匠”。其中,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工人武志荣榜上有名。此次,辽宁省获“大国工匠”殊荣的仅他一人。



  高个、微胖、眼睛炯炯有神,这是12月6日记者在位于丹东新区的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见到武志荣时的印象。62岁的武志荣谈及“大国工匠”荣誉,眼里闪着泪花:始终怀着对“辽表”的特殊感情及重振丹东轻工业名城雄风的责任,让他一路走来。

  1978年,22岁的武志荣从宽甸永甸镇下乡回到城里,成为辽宁表业公司的一名手表零部件模具工。有人问刚入行的武志荣工作苦不苦,他回答,这与下乡时的劳动强度没法比,“小的模具30来斤,大的模具达70斤,整个在手里翻转把弄”。武志荣总结,后来自己的成长与在宽甸3年下乡生活的磨砺密切相关。武志荣说,当年下乡他在永甸滚子沟担任村民组长,经常用稚嫩的肩膀担着近百公斤肥料往山上运,而吃的常常是糠菜。



  做手表零部件模具最需要的是细致认真,工艺误差是以“缪”为单位来计量,而1缪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百分之一。那时候,武志荣在工艺台上一干就是3个小时,眼睛因紧盯模具而疼痛。几个月后,要求极严的师傅梁为民给出了评语:武志荣是块干模具的料!

  一年后,武志荣当上了班组长,带领二十几名工人从事模具生产,成了公司模具车间的顶梁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孔雀”手表迎来了最辉煌时期,辽宁表业与上海、天津两家手表企业的精密机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武志荣说,尽管那时候工作量特别大,但他所在班组的工人们没有一丝懈怠。这期间,公司送他到瑞士学习,回来后他的工作态度更加谨慎认真,工艺误差率更小了。



  1996年,伴随计划经济带来的阵痛,辽宁表业公司进入半停产状态。尽管如此,武志荣还是在公司坚守了两年。因养家糊口和子女上学所迫,1998年,武志荣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司。2000年,辽宁表业公司迎来了改制重组,武志荣辞去高薪工作,第一时间回到了改组后的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

  “不是简简单单的重操旧业。”武志荣回忆,当时运动表正流行,公司要上马新产品,而手表零部件模具的制作工艺需要从头开始。“不会就反复研究。”武志荣带领工人常常挑灯夜战,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为了研制8205型超薄手表机芯模具,武志荣带领6名工人骨干组成攻关组,天天泡在工艺平台,终于用一周时间研制出这种模具,令全行业刮目相看。从运动表到陀飞轮手表,再到3001型手表,如今,孔雀表业已研发生产了七大系列上百个品种产品,经济效益不断攀升。这其中,饱含着武志荣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虽然我老了,但我还是特别愿意接受技术上的考验。”武志荣介绍,前不久,公司与国外某公司达成一个合作项目,是用“擒纵叉”的方式,制作一次性成型的一款运动性名牌手表的机芯模具。当时,有人劝说武志荣不要参与,“你都已经退休了,弄不好会把名声砸了”。可在武志荣看来,这既是与对方技术合作的机会,“也是对方对咱们技术的考验”。经过近两个月的钻研,武志荣团队终于攻下了这一关键技术。武志荣把这项技术的突破,看成自己一生模具技术的大爆发。



  在手表业工作了近四十年,武志荣带出二百多名徒弟。他说,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一线技术人才,为丹东重振轻工业名城雄风再作贡献。

微博推荐

热门推荐
行业资讯
  3月28日晚,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道滘分会(... [详细]
  2024年3月18日,香港恒生大学何顺文校长带... [详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