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连续举办63年的广交会首次整体搬上“云端”,50个展区、2.5万家参展企业、180万件出口商品、数十万全球采购商……在24小时不间断地网上展示、洽谈对接中,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防疫期间,这场“云端盛会”备受瞩目,向国际社会呈现了新产品、新技术,给中外企业带来了新平台、新商机,为全球贸易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
这场“云端”盛会,也成为特殊之年观察中国外贸新动向的独特窗口。
与此同时以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漳州钟表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在专业技术、匠心精神、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的优势,抓住这波全球合作共赢机遇,积极冲上“云”端,运用云广交会这个大平台赢回订单,也继续通过线上平台将“漳州钟表”品牌推广到了全球。
漳州的“恒丽时间”
在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钟表工业园内,就有这么一家极具代表性的钟表生产企业——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这个从只有八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见证和参与了漳州钟表产业发展的历程。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漳州就开始了石英钟生产制造的发展之路,漳州钟表为世界众多钟表品牌代工制造,由此形成了从配件生产到组装成型的全生产链集聚。
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目前,漳州已经拥有钟表企业近200家,为西方名表打了几十年工的漳州钟表企业,开展萌生了要做“国表”,要将民族品牌在世界打响,甚至让西方技术为我们的民族品牌服务的想法。
众所周知,瑞士的钟表世界闻名。“漳州钟表、瑞士制造”,这是漳州钟表人的独特创造,在打造自主核心品牌的过程中,漳州恒丽电子公司董事长邵跃明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把中国元素融入钟表产品中,再通过与瑞士生产商的战略合作,从而嫁接民族品牌与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公司也正在逐步实现之中。
“漳州钟表人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钟表市场一席之地,取得话语权,以恒丽为主的漳州钟表企业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16项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见证历史的博物馆
历史上有名的苏颂,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他领导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
“水运仪象台”,兼有观测天体运行、演示天象变化,并随天象推移而报时的作用,被认为是钟表的祖先。苏颂还绘制了当时最为完善和科学的星图,他主编的《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详细的古代天文仪象著作。
如今,由恒丽电子设立创建的福建海丝钟表博物馆,它是一座以漳州深厚的钟表产业基础为依托,辅以“钟表文化”为主题切入点,将文化创意与特色旅游融合,倾力打造的福建省唯一以钟表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产业融为一体的大型主题观光工厂。
站在广场的立柱式人体日晷处,人影正好落在地面“巳正”处时,仿佛事先约好了一样,旁边水池中的十二生肖水力钟之一的蛇首口中喷出一股水流,这时抬起手上腕表一看,此刻时针指向“10”。
抬头望去,博物馆外墙上悬挂着中国最大的室外金属挂钟——13米高的“永恒的记忆”,呼吁大家珍惜时间。
广交会新模式
针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外贸新环境、新挑战,在本届云上广交会,对于全新的模式,公司积极筹备线上广交会的工作。
为了能够更多角度更全面地展示公司及产品,公司最高层领导格外关注重视,亲自现身说法。
全体外贸部成员更是全程参与展会的视频拍摄、后期剪辑、线上展会直播推荐等工作。在专业直播团队的配合下,为客户更深入地呈现公司形象,让客户身在国外也能了解到工厂和产品。